|
首页-->新闻公告-->看似在休息,实则伤气血!看看你中了几条 |
|
看似在休息,实则伤气血!看看你中了几条 |
发布人: 发布时间:2024年11月5日 浏览 177 次 |
在快节奏的生活中,很多人会有意或无意地“休息”自己,但一些习惯表面上看似放松,实则会对身体的气血产生损害。中医认为,气血是人体健康的根本,一旦气血亏损,整个人就会变得疲惫、乏力,甚至出现各种慢性病症状。以下几种“伪休息”方式,看看你中了几条?
经常刷短视频
无形中耗伤心神
短视频如今已经成为许多人休闲的“标配”,但在看似放松的过程中,内心其实是高度紧绷的。频繁刷视频会让大脑处于高度刺激状态,感官不断接收新的信息,造成心理疲劳。中医认为“心主神明”,即心神主导人的意识和情绪,过度消耗心神会让心气耗散,气血亏损【1】。
经常刷短视频的人,可能会出现头昏脑胀、注意力难以集中、睡眠质量差等问题。想要真正放松,不妨放下手机,去做些舒缓身心的活动,比如读一本书、冥想,或是与朋友面对面交流。
经常胡思乱想
精神内耗,伤气耗血
现代生活压力大,不少人习惯性地胡思乱想,对未来焦虑、对过往遗憾,甚至会不断地假设、担忧。中医认为,脾主思,过度思虑会伤脾。脾胃是气血生化之源,脾胃健康直接关系到气血的生成【2】。胡思乱想不仅加重了大脑负担,还会导致气血亏虚,尤其容易引发脾虚的症状,如面色萎黄、疲倦乏力、消化不良等。
要摆脱这种精神内耗,可以试着进行深呼吸放松,或定期做一些冥想训练,让自己逐渐学会控制思绪,不被情绪牵着走。
过度运动
透支体力,损耗气血
“适度运动有益健康”,但当运动过度时,身体的气血不仅得不到补充,反而会因过度消耗而损伤。中医讲究“动静结合”,认为“劳而不倦”才是最佳的状态。过度运动会导致体力透支,甚至可能损伤肌肉、关节,耗费身体气血,尤其是体质较弱的人群【3】。
适当的运动方式可以帮助气血循环,但不宜盲目追求强度和时间。日常的快走、瑜伽、太极等有氧运动是不错的选择,可以帮助气血运行而不会给身体带来额外的负担。
长期卧床
静极则衰,气血不畅
有些人认为长期卧床能够“静养”身体,但过度静止会导致气血运行不畅,反而加重身体的不适。中医讲究“动则生阳”,气血运行需要适当的活动来推动,长期不动则会使气血瘀滞、阳气不足【4】。长时间卧床容易导致血液循环变慢,进而出现四肢无力、精神萎靡、胃肠功能减弱等症状。
如果是因为身体虚弱而需要卧床,不妨在床上进行一些简单的伸展运动,促进血液流动。每天做几次缓慢的起身动作或进行腿部抬升,可以有效帮助气血流通。
渡康医疗温馨提示:
日常生活中,保持健康不仅仅在于“休息”,而在于如何有效地“动静结合”。上面几种表面上的“休息”,其实是在无形中消耗着我们的气血,带来潜在的健康风险。只有通过科学的方式调节身心,避免这些误区,才能让身体真正得到充足的休息,气血充盈、健康常伴!
参考文献:1. Spontaneous brain activity as an indicator of mental fatigue: Examining a state of short video use. Frontiers in Human Neuroscience, 2019.2. Overthinking and Its Harmful Impact on Body Functions, Chinese Journal of Behavioral Health, 2021.3. Effects of overtraining on muscle damage and the immune system: A review, Sports Science, 2020.4. The influence of sedentary behavior on health-related outcomes, Journal of Health Psychology, 2018.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