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分》
春分雨脚落声微,柳岸斜风带客归。 时令北方偏向晚,可知早有绿腰肥。

节气小百科
春分,二十四节气之一,是春季第四个节气。“春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一个“分”字道出了昼夜、寒暑的界限。这时太阳黄经为0度,太阳的位置在赤道上方。农历书中记载“斗指壬为春分,约行周天,南北两半球昼夜均分,又当春之半,故名为春分。”
这时节,气候温和,雨水充沛,阳光明媚,我国大部分地区的越冬作物进入春季生长阶段。春分这一天阳光直射赤道,昼夜几乎相等,其后阳光直射位置逐渐北移,开始昼长夜短。
春分是个比较重要的节气,它不仅有天文学上的意义:南北半球昼夜平分;在气候上,也有比较明显的特征,春分时节,我国除青藏高原、东北、西北和华北北部地区外都进入明媚的春天,在辽阔的大地上,杨柳青青、莺飞草长、小麦拔节、油菜花香。

春分三候
春季不单指一个季节,还包含了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其中春分就平分了这些节气。而古人又将春分为三个阶段,认为有三种气候,首先是鸟类飞回来的时期,还有雷声响动的日期,最后一个则是能看到闪电的时刻。
一候玄鸟至:玄鸟就是燕子,燕子背乌腹白,春分而来,秋分而去,是阴阳分的天然征候。玄鸟知春分,双尾剪阴阳,故春分初候为玄鸟至。

二候雷始声:阴阳相薄为雷雷为振,为阳气之声,至此,四阳渐盛,犹有阴焉。

三候始电:天上闪电则必有雷声,雷电是阴阳相薄,冷暖空气强对流产生的现象,故常常伴随着降雨。始电实际就是指雷雨天气开始变得多了起来。

春分习俗
竖蛋 每年的春分这天,世界各地有数以千万计的人在做“中国民俗竖鸡蛋”。
玩法:选择一个光滑匀称、刚生下四五天的新鲜鸡蛋,轻手轻脚地在桌子上把它竖起来。虽然失败者颇多,但成功者也不少。春分成了竖蛋游戏的最佳时光,故有“春分到,蛋儿俏”的说法。

春分这一天为什么鸡蛋容易竖起来? 首先,春分是南北半球昼夜都一样长的日子,呈66.5度倾斜的地球地轴与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平面处于一种力的相对平衡状态,有利于竖蛋。 其次,春分正值春季的中间,不冷不热,花红草绿,人心舒畅,思维敏捷,动作利索,易于竖蛋成功。
踏青 春分时候,为应春气,人们纷纷走出郊外,开展各种户外活动,称为“踏青”。踏青可不是说出去践踏青草,否则就缺了仁德,太有点煞风景了。这里的“踏”是户外活动的一种雅称,“青”是专指春天的五行之色。五行之色,春曰青,夏曰朱,秋曰白,冬曰玄,夏秋之间为四季之中,五行属土,其色为黄。“踏青”的标准解释就是指春天的户外活动。

吃春菜 孔子有言:“不时,不食。”食物也有自己的时节。春菜顾名思义,是春天的蔬菜。在岭南一带,春分有吃春菜的风俗。“春菜”是一种野苋菜,乡人称之为“春碧蒿”。逢春分那天,全村人都去采摘春菜。

送春牛 春分还有一个习俗是挨家送春牛图。春牛图是把二开红纸或黄纸印上全年的农历节气,再加上农夫耕田图样。送图者都是些民间善言唱者,主要说些春耕和吉祥不违农时的话,虽然是随口而出,却得句句有味道才行。俗称"说春",说春人便叫"春官"。

春祭 二月春分,开始扫墓祭祖,也叫春祭。扫墓前先要在祠堂举行隆重的祭祖仪式,杀猪、宰羊,请鼓手吹奏,由礼生念祭文,带引行三献礼。春分扫墓开始时,首先扫祭开基祖和远祖坟墓,然后分房各自扫祭,最后各家扫祭,最迟清明要扫完。

春分养生
1、饮食清淡,多吃新鲜蔬菜 多吃新鲜蔬菜,有助于人体应时知节,与自然相融合。 春笋、菠菜、芹菜、韭菜、莴苣、葱、豆苗、蒜苗、木耳菜、油菜、等当季蔬菜,都是不错的选择。以及鸡、蛋、牛奶、山药、莲子、银耳等营养丰富的温补食物,都适合这一季节进食。
2、食物的搭配、烹调上注意阴阳互补
食物分寒、热、温、凉、平五种属性。在搭配、烹调时候,要充分考虑。
比如说,烹调鱼、虾、蟹等寒性食物时,添加葱、姜、酒、蒜、醋等发热的调料,可缓解寒性食材的寒凉;在食用牛羊肉等发热食材后,就要配上一些滋阴食材,达到阴阳互补之功效。 少酸多甘,多吃葱姜蒜增进食欲,助春阳生发。
3、多喝水,多喝粥、汤 春天木旺,耗费的水分相对大,多饮用水、粥、汤,可清除肝热补充体内水分的流失。
4、衣物增减有度,切勿爱美穿的太少
春分时节,天气渐暖,尤其是白天的温度上升很快。北方的街头也常见中午时人们只穿一件衣服,爱美的姑娘们更是不愿意穿得臃肿,有的甚至以及穿上了初夏的服装。
寒从脚下起,乍暖还寒时,还是捂着点好。爱美的年轻人如果一定要穿的少,最起码也要保证裤子、鞋袜厚一些,上身衣物适当轻薄一些就可以了。
温馨提示:“春捂秋冻”是老祖宗智慧、经验的总结,为了身体健康,春天减衣物还是要慢一些,少一些,以顺应季节变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