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往期小渡和大家介绍过许多关于作业治疗的小知识,相信大家对作业治疗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吧!今天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作业治疗广泛的适用范围。 认识作业治疗 作业治疗(OT)是针对患者的功能障碍情况,由患者主动参与的有目标有针对性地制定日常生活、生产劳动、休闲游戏和社会交往等的作业活动,并对患者进行训练、评估,帮助其恢复独立生活能力的一种康复治疗方法,围绕着机能、活动、障碍、参与及其背景因素的相互性进行,是现代康复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业治疗应以治疗患者躯体和精神疾患为主,其目的是着眼于帮助患者恢复或取得正常的、健康的、独立而有意义的生活方式和能力。 作业治疗是一种桥梁,是患者生活自理、重返社会的桥梁。 
作业治疗的意义 ●运动方面:使姿势张力正常化、增强对称性肌肉活动、强调在身体中线上的活动、增加肢体尤其是上肢肌肉的控制能力。 ●感觉方面:促进翻正反射,平衡反射和保护性反射的整合、使对感觉刺激的反应正常化。 ●感、认知方面:促进感知技能的发展、发展认知技能。 ●自我料理方面:促进患者日常生活活动实施能力的发展与独立。 ●生产性活动方面:促进工作习惯、工作技巧、工作能力、工作能力的发展,提供职业探索的机会,鼓励独立生活技能的发展。 ●娱乐方面:探索患者可能的娱乐兴趣,促进其娱乐技能的发展。

作业治疗的适用范围 作业训练的适用范围很广泛,需要改善肢体运动功能、提高身体感知能力、提高认知功能、改善心理状态的患者都适宜。具体包括以下几种:
1.神经系统疾病:如脑卒中、颅脑损伤、帕金森、脊髓损伤、周围神经损伤、脑外伤等;
2.老年病:如老年性认知功能障碍等;
3.骨关节疾病:如骨性关节损伤、骨关节炎、手外伤、截肢、关节置换术后、肌腱移植、烧伤等;
4.内科疾病:如心血管疾病、慢性阻塞性肺部疾患、类风湿性关节炎、糖尿病等;
5.儿科疾病:如脑瘫、先天性畸形、发育迟缓等;
6.精神科疾病:如抑郁症、精神分裂症恢复期等。而对于意识不清、有严重认知障碍的患者,危重症的患者和心肺肝肾功能严重不全的患者则不适于使用作业治疗。

作业评定与训练系统(简称数字OT),是一种透过有目的的活动来评估训练、协助及维持患者生理、心理上的健康或减轻及舒缓患者在发展障碍或社会功能上的障碍对他们的影响,使他们能获得理想的生活、独立性的需求。作业评估所关注的表现领域主要是工作活动、休闲娱乐活动和日常生活活动。作业评估与训练关注的是患者在感觉动作层面、认知层面、心理社会层面三个层面的表现。

在玩中学习,在快乐中提升能力!新的作业疗法——数字OT、多媒体疗法。多个游戏可锻炼孩子的注意力、认知能力、手眼协调性、上肢协调性和稳定性等。让孩子的训练从此不再枯燥乏味。康复训练是一个长期而枯燥的过程,患者的情绪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康复治疗效果。因此对于注意力分散、集中性差、认知和智力障碍、神经平衡、上肢肢体功能障碍、肢体协调障碍、手眼协调障碍的患者,医生会建议数字OT训练。 数字OT训练不是简单的在大屏幕上操作游戏,而是一整套评估与训练的系统。

作为一个专业化的康复设备,它内置多种量表,训练参数丰富可调,在进行互动游戏训练时,系统会自动收集数据,并分析生成评估报告,自动记录康复过程。 同时,数字OT的多点触控互动技术会提供融合视觉、听觉、触觉等多感官的上肢控制互动训练,如形状、颜色、数字、字母、分类认知及注意力、记忆力、逻辑思维能力等训练。充分调动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有助于改善认知功能障碍及上肢运动功能障碍两大问题。 数字OT,不仅仅是评估训练,更多游戏中精细的手功能综合训练系统将手部常用的12种运动姿势训练融于其中,通过精细运动的训练产生泛化进而影响远近端肢体,增大上肢功能康复的效果。通过重复游戏训练的刺激,能够加速大脑功能重塑,使临近未受损的神经细胞完成新的连接,发挥代偿能力,从而尽早重建上肢运动功能,有效解决因大脑损伤导致的手部功能障碍问题,帮助患者尽早恢复手或上肢功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