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血栓,这个听起来就吓人的话题,其实离我们非常近!临床数据显示,在心脑血管疾病中,80% 的病例是由于血管中形成血栓。当血管扩张时,血压本来就偏低的老年人,会进一步降低;而高血压患者若降压过快(尤其睡前服用降压药),均会由于血压降低、血流缓慢而发生脑血栓,出现缺血性脑卒中。因此,提高对脑血栓的认识,增强自我的预测能力,对疾病预防有重要意义。 国内外医学统计资料表明:脑血栓的致死率几乎占所有疾病的第一位,有人将其称为危害健康的“第一杀手”。血栓是隐蔽杀手,所有人都应具备防栓意识。那么,这么凶险的疾病,有没有什么先兆或者预防方法呢?其实,在血栓发生之前,我们完全可以识破疾病发来的暗号,把突然的疾病遏制在萌芽之中! 
血栓发生的暗号 哈欠不断:患缺血性脑血栓病者,80% 发病前 5~10 天会出现哈欠连连的现象。 
血压异常:血压突然持续升高到 200/120mmHg 以上时,是发生脑血栓的前兆;血压突然降至 80/50mmHg 以下时,是形成脑血栓的前兆。 
高血压病人的鼻出血:这是值得引起注意的一种危险信号。数次大量鼻出血,再加上眼底出血、血尿,这种人可能在半年之内会发生脑血栓。 
步态异常:步履蹒跚,走路腿无力是偏瘫的先兆症状之一。如果老年人的步态突然变化,并伴肢体麻木无力时,则是发生脑血栓的前兆信号。 
突然发生眩晕:眩晕是脑血栓的前兆中极为常见的症状,可发生在脑血管病前的任何时段,尤以清晨起床时发生得最多。此外,在疲劳、洗澡后也易发生。特别是高血压患者,若 1~2 天反复出现 5 次以上眩晕,发生脑出血或脑梗死的危险性增加。 
任何突然发生的剧烈头痛; 伴有抽搐发作; 近期有头部外伤史; 伴有昏迷、嗜睡; 头痛的性质、部位、分布等发生了突然的变化; 因咳嗽用力而加重的头痛; 疼痛剧烈,可在夜间痛醒。
如果有上述情况出现,应及早到医院检查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