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儿童脑瘫评定 |
发布时间:2015年7月4日 此新闻已被浏览 1030 次 |
具体评定方法 (一)运动方面 1.上肢运动年龄评价。 2.小儿脑瘫上肢功能评定 对小儿脑瘫上肢障碍从功能的角度进行分类有以下几种方法: (1)House上肢实用功能分级法(House classification of upper extremity functional use),九个级别的分类方法能判断上肢功能的水平和功能基线。 (2)参照粗大运动功能分级系统而制定的Bimanual Fine Motor Function精细运动分级方法,适用于各个年龄段的脑瘫儿童,主要特点是可以同时判断单手和双手的功能。 (3)Mital and Sakellarides分级系统是用于评价拇指的内收和屈曲肌群的痉挛和挛缩状态。 3.小儿脑瘫上肢功能康复疗效评定 上述的分类方法也被用来进行疗效评定,但是由于这些方法大多比较简单,在进行疗效评定时难免会产生敏感性差的问题,因此,常采用以下方法对脑瘫小儿脑瘫患儿上肢功能康复疗效进行评价: (1)QUEST量表(quality of upper extremity skills test):加拿大人制定,适用于18个月~8岁痉挛型脑瘫,被较多地使用于评价肉毒素注射治疗的疗效。 (2)Melbourne量表(Melbourne unilateral upper limb assessment):澳大利亚人制定,适用于5~15岁脑瘫儿童,已被证明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 (3)AHA量表(development of the assisting hand assessment):是由瑞典人制定,专门针对18个月~5岁偏瘫和产瘫儿童的评价量表。 (4)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制定的精细运动功能评估量表(fine motor function measure scale.FMFM):属于等距量表,适用于0~3岁脑瘫小儿脑瘫患儿,可以合理判断脑瘫小儿脑瘫患儿的精细运动功能水平,并且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量表分为五个方面,共有45个项目,包括视觉追踪(7项)、上肢关节活动能力(8项)、抓握能力(8项)、操作能力(10项)、手眼协调能力(12项),每项为0~3分共4个等级。原始分满分为135分,通过查表可以换算出具有等距特性的精细运动能力分值(FMFM分值),得分范围在0~100分之间。 4.手功能评定 (1)手粗大抓握功能评价:可将五指自然伸展抓住大号木钉;可抓住大号木钉,但拇指内收,只用四个手指抓握;可抓住大号木钉,但掌指关节伸展,指间关节屈曲如“猿掌样”抓握;不能抓住大号木钉,只有治疗师将木钉放到他手中时小儿脑瘫患儿可用手握住;即使治疗师将木钉放到小儿脑瘫患儿手中,也不能握住。 (2)手精细动作评价: ①指腹捏的评价:可用拇指的指腹和示指的指腹捏起中号木钉;可用拇指的指腹和示指的指侧捏起中号木钉;可4个手指屈曲将木钉“捞”到手中;不能使用手指取物。 ②指尖捏的评价:可用拇指和示指指尖捏起小木钉;用手指先将小木钉移至桌边,再用指腹捏起;不能运用手指指尖捏取细小物品。 (3)转移物品功能评价:可随意自如地将这只手中的积木传递到另一只手中去玩,而不会让积木掉到地上;可完成双手间传递积木动作,但是用另一手从这只手中将积木抽出来的;可偶尔将一只手中的积木递到另一只手中,有时积木会掉到地上;不能用双手传递积木。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