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早期康复 脊髓损伤早期,进行正确的体位摆放、关节被动运动、体位变换、早期坐起训练、站立训练、呼吸及排痰训练、膀胱功能训练和合理地应用矫形器能有效的预防关节挛缩的发生。这一时期,康复治疗的实施情况会对患者日后的功能恢复起到关键性的影响。
2、肌力训练 脊髓损伤患者为了应用轮椅、拐或助行器,在卧位、坐位时均要重视训练肩带肌力,包括上肢支撑力训练、肱三头肌和肱二头肌训练和握力训练。
3、功能训练 功能训练的重点是关节活动度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训练。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需要进行关节活动度训练、翻身训练,转移训练、体力耐力训练、平衡训练、协调训练、治疗性步行能力等训练。
4、膀胱功能训练 在急救阶段,小便控制困难,需控制入量并留置导尿管定时夹闭与开放。在停止静脉补液之后,开始间歇导尿、定时饮水扣尿,建立放射性膀胱。 5、心理康复 受伤后患者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针对不同时期的心理状况,适时地接受正确的心理疏导,保持一种平稳积极乐观的心态,是保证其他康复治疗顺利实施并从而取得最佳康复效果的基础。
6、职业康复 功能改善后,重返社会是每一位患者的愿望,但是对大部分脊髓损伤患者来说,无法重返工作岗位只能从事一些比较简单的工种比如电脑操作,可以对患者进行电脑职业培训等。 |